生活小百科

炭的分類及製造過程


黑炭

人類自4.5萬年前便開始使用木炭,早期以木材直接在火上燒烤燻黑稱之【軟炭】,後因木炭漸漸成為民生必需用品,便開始有人從事製炭的工作,首先挑選有高低落差的小山丘,修整為半圓形或饅頭形,如土方不夠就從別處運土 來填補,填補上的土要 澆水壓實,以前的土方法就是利用牛隻在上面不斷繞行踏實,為防牛隻頭昏,聽說要將牛的眼睛蒙上。等外貌輪廓已差不多,土堆又很踏實 時,接著由底處開一小洞進行掏空手續,亦即要將這一饅頭形的土堆 掏空為一座中空的窯洞,窯洞的外殼厚度大約 在一尺左右,為防塌陷,有的人會在木炭窯四周砌上磚牆予以穩固。至於炭窯的大小尺寸,全賴環境而定,沒統一規格。窯座底部直徑約七、八百公分,僱人運送黏土,一畚箕、一畚箕慢 慢堆積起來,然後一層黏土一層黏土壓實後再堆積,等到預定高度,外部輪廓也符合要 求,且確定已完全壓實後,再由底部往內掏空,形成一座厚約一尺多,中空、饅頭形的木炭窯,每座窯的造價可要在二十萬左右呢!

「燒製木炭用的木柴需用何種材質?」
「龍眼和相思這二種樹木是燒製木炭最佳材料,荔枝樹也可以,但燒出來的木炭較前二種『鬆』,比較不結實,雖然用龍眼樹燒出來的 木炭堅實、耐燒,但有一缺點,就是在燒製過程,會有清脆爆裂聲和火星冒出,容易燙傷工人 。

至於木麻黃等雜木,只能當作燃燒用的柴火。」購買來的龍眼木或相思木在進窯燒製前,要截成半人高,約九十公分左右的木段,如長度太長,入窯不方便。
一面截鋸,一面入窯,有條序、密集的排疊著,這種大型的專業窯,可裝進五萬斤的木料,等裝窯就緒後,就用磚塊或黏土把洞口封死,只餘一管煙囪。
木炭窯有二扇門,其中一扇,是將木柴送入窯內的專用門,裝窯後,馬上封死;另一扇小門是起火用,這扇門雖是起火用,但它不像你我家中的灶門是開放的,它和炭窯內部有一道牆隔開,這道牆上又有一小洞,它的功能是:工人在灶門點小火燒製,「窯火」及「煙」,經由小洞進入窯內燜燒,這種進入窯內燜燒的火是「死火」,如果是「活火」,可能會將窯內的木材燒成灰燼。燒火的時間漫長,日夜要派人輪流看守、添火,絕不能讓火熄滅,也要注意炭窯四周有無「漏氣」,這種日夜「加柴添火」的過程,要持續維持二~三禮拜。到底燒到何種狀況才算完成?觀察煙囪冒出的顏色,如由黑煙轉較清淡呈白色的煙時,則進行封窯,拆卸煙囪,封閉小門,窯內因沒氧氣助燃,自然而然熄火、冷卻,冷卻時間也需五~六個多禮拜,總計全程約需五十~七十天,才進行開窯,取出木炭、裝紮成簍。而黑炭則在窯內消火。把窯內的空氣口用黏土塞住,阻絕空氣,直到窯內的溫度下降為止。因為它的表面呈黑色,所以就稱為"黑炭"。

Copyright © 飛羚炭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| 網站導覽 | DESIGN BY 中科軟體網 網站設計